剧情介绍

  科幻片《回到未来》那款可以穿越时空的跑车现实生活中曾批量生产过,但公司还没撑到电影上映就破产了。公司的创始人叫约翰·德罗宁,这个英国人曾被誉为史上最大胆的汽车商人,也可能是史上最大的汽车骗子。
  近日一部描述他的纪录片《创造约翰德罗宁》发布首款预告(时光网独家听译中字),《碟中谍6》男星,也就是经常在电视节目中模仿川普的亚历克·鲍德温扮演德罗宁本尊,《死侍》女星莫瑞娜·巴卡琳扮演德罗宁的超模妻子。
  《创造约翰德罗宁》不是一部单纯的纪录片,里面既有原型约翰·德罗宁、子女、同事等人的访谈、新闻资料,也有扮演他的亚历克·鲍德温的“场景重现”画面,甚至有亚历克·鲍德温在片场间隙的采访。算是纪录片+剧情片奇妙混合,将于今年6月7日在美国部分影院上映。
  德罗宁是一家已经消失的美国汽车制造厂,由汽车业高级主管,英国人约翰·德罗宁于1975年创立。它以生产与众不同具有鸥翼车门和不锈钢车体的德罗宁DMC-12汽车闻名于世。
  德罗宁跑车成名于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《回到未来》电影,影片1985年上映,但德罗宁公司1982年就破产了。电影中德罗宁DMC-12跑车被古怪的科学家埃米特·L·布朗博士改装成时间旅行机器,其形象成为普遍的大众回忆。
  由于公司破产,不再有新车出厂,DMC-12反而成为珍藏品。但直到今日,大量的DMC-12依然还在使用当中。一般估计,生产约9000辆的DMC-12中有6500辆仍在使用,许多由车主、爱好者形成的社团与俱乐部依然十分活跃,甚至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。

评论:

  • 澄海秋 6小时前 :

    为啥她不直接找FBI呢,险些送命

  • 骏龙 0小时前 :

    逻辑bug还是不少的,讲述类似siri的智能机器人,涉及信息泄露和监控,女主发现秘密以及后续发生一系列故事,让我们想起苹果事件,大数据给了我们便利,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

  • 海飞莲 6小时前 :

    还是很有疫情背景特色,居家程序员+后窗+黑科技+小惊悚的结合,女主最后的反杀干脆利落,很爽,但缺些back ground story 、好在电影时长短小精悍、合适!

  • 锦美 9小时前 :

    缩水版黑镜,普通的创意,普通的剧本,连反转都普通地那么普通...

  • 格蓓 7小时前 :

    我们在现在这个网络世界里都是赤裸的人,没有所谓的安全,只不过太卑微,不值得被关注罢了

  • 湛阳云 4小时前 :

    1.5.在呈现疫情隔绝时期的重要时代话题上是有所作为的,但是在背后的创作逻辑和思路上依旧是腐朽的,坏人做坏事的思考始终是狭隘的,面对具体暴力情境的反抗也是浅薄、简单与幻想式的,且女主角从前到后的转变也同样是突兀的。抽象的议题思考强制规定了具体人物行为和剧情走向,却未顾及后者的不可信直接破坏了抽象议题的思考。虽然《后窗》和《凶线》在当下时代有着全新的诠释可能性,但似乎内里上的东西从未被重新诠释。

  • 陶鸿祯 2小时前 :

    如此简单,如此娱乐。导演大于编剧的片子。还有Angela的公寓简直就是dream house. 要不要太舒适,太有味道。

  • 月梅 5小时前 :

    很一般,没场面,没情节,最后女主发飙杀人反转太快。连续剧都不如。

  • 系慧晨 7小时前 :

    为啥她不直接找FBI呢,险些送命

  • 颛孙奇胜 2小时前 :

    B级片的模样。其实有时候看看那种没有深刻含义,不用体会深远意义,不用耗费脑细胞,也不错。非常简单的故事,不知道为什么在韩国本土属于限制级,抓毒的贩毒,难道是这点黑暗吗

  • 运嘉 1小时前 :

    现代社会社恐症患者愈来愈多,这可能是高科技的通讯设施造成的某种负面影响吧。不过这种病还是可以治好的,就像片中的社恐女孩,只要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就行。

  • 蹇璇珠 9小时前 :

    男主的灵魂每隔12小时就换到另一个人的身体里,这个设定有点类似于《变脸》。

  • 蓝新荣 5小时前 :

    女主不能打个911吗?

  • 洋春柔 7小时前 :

    B级片的模样。其实有时候看看那种没有深刻含义,不用体会深远意义,不用耗费脑细胞,也不错。非常简单的故事,不知道为什么在韩国本土属于限制级,抓毒的贩毒,难道是这点黑暗吗

  • 蒙冰冰 2小时前 :

    可以说宣传通稿里提希区柯克/后窗属于是碰瓷行为了~虎头蛇尾,努力用镜头搞悬疑,配乐搞文艺。杀手光天化日当着抗议人群的面把女主拉进黑色van,然后又被热心群众拦车把人救下,绝了!

  • 洋翊君 0小时前 :

    是让我爽到了的爽片,很喜欢。女儿演的很好,为女儿和配乐多加一分。(但是并不是很推荐。)

  • 起辰 7小时前 :

    飞机上看打发时间,整体节奏挺快的,全靠音效烘托氛围,全剧一大半都是拉进的镜头

  • 昕曦 0小时前 :

    重看。当然要抛弃对观感上的过分追求,仅需沉浸于(长)镜头,剪辑和电子屏幕所营造的疫情世界便足以挖掘更多可能。前面二十多分钟是极其“无聊”的生活日常,人物刻画简单陈旧,却也足够质朴,更多的是电子屏幕和人工智能的支配,以及“致敬”《后窗》的房子设计和窥视感。直至犯罪记录和强权资本家的介入,本片才逐渐脱离俗套。摄影机彻底操控并驱动人物,故事的前进。手持摄影的晃动和略有掉帧的影像足以塑造出危机感和窥视感,也在逃亡途中发觉被着重提及的疫情常态,平民百姓与强权的对立。至于一些人说钉枪反杀的反转莫名其妙,我想前面二十分钟在电话被提及的钉枪就足够打脸了。

  • 章奇文 1小时前 :

    重看。当然要抛弃对观感上的过分追求,仅需沉浸于(长)镜头,剪辑和电子屏幕所营造的疫情世界便足以挖掘更多可能。前面二十多分钟是极其“无聊”的生活日常,人物刻画简单陈旧,却也足够质朴,更多的是电子屏幕和人工智能的支配,以及“致敬”《后窗》的房子设计和窥视感。直至犯罪记录和强权资本家的介入,本片才逐渐脱离俗套。摄影机彻底操控并驱动人物,故事的前进。手持摄影的晃动和略有掉帧的影像足以塑造出危机感和窥视感,也在逃亡途中发觉被着重提及的疫情常态,平民百姓与强权的对立。至于一些人说钉枪反杀的反转莫名其妙,我想前面二十分钟在电话被提及的钉枪就足够打脸了。

  • 藏平和 3小时前 :

    3.5除了结局的突然反杀很突然

加载中...

Copyright © 2015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